-
104.6.10全職媽媽讀出生涯新風貌2015-06-11
DEAR ALL:
本週與大家共享「全職媽媽讀出生涯新風貌」這篇文章。「親子共讀」是帶領孩子進入閱讀的最佳方式,而「重複」是幼兒學習過程中必要的路徑。若要讓孩子對繪本內容熟悉且印象深刻,父母要有耐心的與孩子重複共讀。這個重複包括「時間的重複」,即固定頻率,以及「故事的重複」,就是反覆唸同一本故事書。在面臨多元化未來的社會,閱讀力相當於未來的自學能力,也等同是競爭力。有您的陪伴與付出,會讓孩子從小就發展出對閱讀的興趣,「專心」也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。
就在本周六6/13,芃芃特別邀請 蔡淑媖老師入園演講。演講議題為:為孩子說故事--搭起閱讀與成長的橋樑,活動時間為09:00~12:00,誠摯邀請您入席,一同享受親子閱讀趣!
Abby.104.6.10
全職媽媽讀出生涯新風貌
2012.6親子天下/作者: 張瀞文
新北市下新莊地區,一個工廠相繼出走的舊工業區,荒涼沉寂。在沒落的新樹路盡頭彎進巷弄,會有走入桃花源的驚喜與錯亂——那裡有個充滿人氣、笑語和書香的新樹幼兒圖書館,生氣盎然。
雖然交通不便,但幼兒藏書豐富,高達一萬冊,書況良好,又有許多免費的親子活動、讀書會,吸引家長們不遠千里帶著孩子前來。
三歲的鼎漢是新加入成員,媽媽黃綉蓉每週至少兩天會帶著他從中和轉三班車到這裡來。黃綉蓉說:「有點遠,可是很值得。」鼎漢是來到這裡才翻開生命裡的第一本書。第一次來,鼎漢根本坐不住,但現在會主動翻找喜歡的書請大人說給他聽。
新樹幼兒圖書館的成立,雖然起心動念是為了帶孩子進入書的世界,但是現任館長蔡淑媖很清楚,「推廣閱讀就是要照顧所有人的需求,」小小孩、長大的小孩、陪伴小孩的媽媽,甚至小孩身邊的爺爺奶奶,都是服務的對象。
從媽媽到繪本講師
蔡淑媖會為了媽媽開設成長課程,記者到訪當天,是一個平凡的週一下午,許多故事媽媽在上「《活了一百萬次的貓》的作者佐野洋子與她的作品」的課。講師蔡幸珍在四年前也是個還在尋找生命價值的全職媽媽,如今卻是個應邀南北講課的繪本講師,去年就有超過一百場的說故事及演講邀約。
因此,媽媽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帶著來聽故事;孩子大了,媽媽也走不了,當起了圖書館的志工,幫忙借還書、編刊物。
「媽媽一定要走出來,」蔡淑媖說。十八年前,仍是全職媽媽的她跨出了家門,走到社區,走進說故事的世界。現在「故事媽媽」族群中,幾乎沒有人不知道蔡淑媖這號人物。 蔡淑媖的生命歷程和許多全職媽媽很相似。從小就喜歡閱讀、寫作的她,結婚生子後,辭掉會計工作,專心在家帶小孩,當了八年「心裡很苦悶」的全職媽媽。當時證明自己存在的最佳管道是書寫,還曾將育兒心情寫成《寫個不停的媽媽》出版。一直到加入了「袋鼠媽媽讀書會」,才改變了她的生命。
十八年前,蔡淑媖從為孩子講故事出發,接觸了繪本、兒童文學,開始了台灣第一屆的故事媽媽培訓。她曾與幾個媽媽一起拓展「小大讀書會」,也曾推廣書籍「共買公用」的概念,十個家庭組成一個俱樂部,每位會員每月繳費一百元,由新北市書香文化協會向出版社募書、買書,包含成人、兒童書籍一起裝箱,送給這十個家庭共讀。中央大學運作十多年的「皮卡丘讀書會」背後推手就是蔡淑媖。
她在幼兒閱讀領域闖盪十多年,對每個閱讀團體的理念、親子共讀方式差異瞭若指掌,並截長補短的發展出自己的一套說故事方法;她也視故事題材的差異、現場孩子的狀況,採用最適合當下的說故事方式。
蔡淑媖以戲劇的概念來說故事。有些繪本以第三人稱敘事的方式表達,例如《打瞌睡的房子》,這種故事類型,她稱為「獨白劇」。拿到獨白劇的繪本,她把自己當成旁白者,單純的唸讀繪本的文字。而有兩個角色對話的繪本,如《我的妹妹是跟屁蟲》,她稱為「相聲劇」,這時她必須一人分飾兩角的為孩子說一齣相聲劇。角色眾多、敘事結構更複雜的繪本,則稱為「戲劇」,她除了是旁白,還要為孩子演繹其他角色的對話。
為了讓閱讀更深入社會各個角落,蔡淑媖還設置「書香小站」,將書搬到社區藝文中心及衛生所,進行原住民爺爺奶奶說故事培訓。
「影響媽媽,就影響一個家,」她認為,媽媽愛書、懂書,自然能用書餵養孩子。全職媽媽與其關在家中將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,不如帶著孩子出來一起聽故事,不斷自我成長。媽媽的成長,會為孩子的生命帶來更多養分。
在新樹幼兒圖書館,孩子泡在書香中長大,媽媽也因為付出與學習,一起「長大」了。
新樹幼兒圖書館
地點:新北市新莊區新樹路671巷1號
聯絡方式:02-2206-5524,官方網站
服務內容:圖書館空間免費開放給每個家庭使用,若要借書回家則須參加會員。 每週五上午10:30~11:30有親子讀書會, 每週六上午10:00~11:00有說故事時間。
【取材自親子天下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