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104.7.15李坤珊:當孩子說「我不會做」……
    2015-07-15

DEAR ALL:   

    週與大家共享李坤珊:當孩子說「我不會做」……」這篇文章。當一聽到孩子說:「我不會」時,隨即趕緊伸出援手,這是做父母的你我不經思考的反射動作。孩子的自卑情結有兩個主要因素,第一,家長涉入太多,過度的管教。第二個因素則是家長過度的寵溺。部分家長生怕孩子受到任何挫敗,因而養成一遇到困難就習慣轉頭找幫手,以致產生過多的倚賴,日積月累,孩子容易出現自認無能、自我放棄的狀態。

    因此,要重新根植自信心以及打破倚賴他人習慣,親愛的爸比、媽咪可參考文中之做法,明確地告訴孩子「要自己想辦法」,引導孩子從過程中學習的同時放寬心情放慢腳步去等待孩子的學習,歷程中給予正向支持及鼓勵,將有助於孩子的自我肯定,培養出自尊、負責任、樂觀、面對困難也不放棄及願意和父母敞開心胸的孩子。

        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Abby.104.7.15

李坤珊:當孩子說「我不會做」……

2014.12親子天下/作者: 李坤珊

有些孩子小小年紀,就已經養成不想自己動腦、不願意自己先試一試的習慣,所以總是說:「我不知道!」

五歲的小登,常常在動手執行活動時說:「我不知道怎麼做!」就算他剛剛才看完老師的示範和解說,他還是順口就說:「我不知道!」然後等著別人幫他做,或者等著他人一而再的解說給他聽。因此我決定換個方式,來回應他的:「我不知道!」因為我發現他不是不會做,而是已經養成等著他人來為他決定的習慣。

那天,我們請所有大班的孩子用拼寫的方式,寫一句話,然後畫上插圖。

當小登又像以往一樣,在他走向我的那一剎那間,我先聲奪人的說:「我了解,你又要跟我說『我不知道』,但今天,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幫你,你得自己想辦法!」然後我抓著小登的手接著又說:「我相信你一定會找到辦法!」說完之後,我就繼續做我的事,假裝沒去理會他。

我看見小登先是不信邪的一等再等,後來看著是沒希望了,所以他乾脆自己拿了紙,稀里呼嚕的忙了一陣子後,拿來了他完成的作品給我看。

於是我就藉著這個機會告訴小登:「有誰幫你做的嗎?你看,你自己做完了,而且你的故事好有趣呦,你也用了許多不同的顏色來畫這匹馬。」

從那天開始,直接告訴小登他必須自己想辦法,然後又具體的讚許他哪兒做得很好,就成了我重新根植小登自信心和打破他倚賴他人習慣所力行的做法。

兩個月下來,小登這個不願意先自己動動手、動動腦的習慣,有了一些改進,因為這是一個雙管齊下的過程。

直截了當的告訴孩子你要他自己先想辦法試,然後說到做到,這是個很具體的期待,讓孩子不用去猜測或想盡辦法鑽漏洞。而在孩子自己努力後,大人能具體的說明哪兒真的有進步?哪兒孩子花了心思去努力?這樣的跟進,不僅能讓孩子的信心大增,也讓孩子知道他自己的哪個做事技巧要繼續保持或是再努力。

現在有不少成人幫孩子效太多勞了!這樣的做法,其實不但幫不了孩子,反而造就了孩子倚賴他人的不良習慣,也讓孩子相信他自己是個脆弱的人!

取材自親子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