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109.04.29 怎麼減少與家人/同事在共事時的摩擦?2020-05-06
Dear All:
本週與大家分享「如何減少與人共事的摩擦?」這篇文章。
與人共事不免會產生摩擦。無論是同事或是夫妻家人,我們很少能真正改變別人,唯一能改變的,是自己面對問題的解讀與看法。
薩提爾女士曾說過:「問題本身不是問題,如何面對問題才是問題。」。
當我們改變自己看事件的角度,賞識對方的優點,就能在合作中相互補位、相輔相成,避免摩擦。
Abby 109.4.29
【如何減少與人共事的摩擦?】
作者:Abby
最重要的關鍵是:以互補代替批判要求。
-
我與我的家人,
無論是在工作上或持家上,
都需要密切的合作。
一開始與園長與湯姆一起工作時,曾經經歷過一段時間:
我用我的標準,
去看湯姆與園長的做事;
園長用他的標準,
來衡量我與湯姆的處理;
湯姆用他的標準,
來評斷我跟園長的反應。
一件事情發生,
大家各自用自己的長處及優點,
去評斷與要求另一個人,
應該要如何如何處理,
又有哪裡哪裡要改進。
那段時間經常有家人間的爭執,
明明大家都是想圓滿的處理事情,
但總是會被互相的要求與評斷弄得心很累。
尤其是我和湯姆,
工作上的互相要求會延續至回家之後的夫妻相處,
回家後的夫妻相處又會再影響到在工作時的互動。
直到學習了姓名學(星座、人類圖、心理測驗等都有相同的道理),才逐漸了解了一件事情:
姓名學裡面有金木水火土五個屬性,每種屬性有不同的強項與弱項。
人與人之間好的合作,
應該要是利用金木水火土五種不同屬性,提醒互補,
用彼此的強項去補彼此的弱項,
而不是要求不同屬性的人,
去遷就某種屬性的某種作法。
一件事情的切入與處理有千百種方法,
讓每種屬性的人,
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處理,
或是在事情來時,
派出最適當的人選處理,
勝過以某一個人的標準為準則,
去責備批評其他屬性的不同方式。
-
育兒/婚姻/持家上,
與在工作上一起共事相同。
另一半的、孩子的強項,
未必與我們的強項相同。
譬如說自己是細心的,
出門時總是能記得要帶那些物品,
但這件事情交給先生,
卻總是會落東落西。
但這個相對粗心的先生,
在危機處理時,
卻總是能用有創意彈性的辦法,
去解決突發的問題。
與其拿自己的細心去要求先生怎麼總是粗心,
然後先生拿他的危機應變能力批評自己的缺乏創意
倒不如讓我的細心去補先生的粗心,
讓先生的應變來補足我的缺乏創意。
譬如說媽媽本身是急性子,
做事情的手腳俐落速度快,
但孩子是個每件事情慢慢來,
一件事情要琢磨很久做到好的慢郎中。
與其拿自己的速度與效率去要求孩子的慢速,
倒不如換個角度看到孩子慢工出細活背後的優勢,
在需要加快速度時提前告知孩子,
在需要他的耐心及琢磨時,
讓孩子發揮所長補足媽媽急性子的不足。
-
看到每個人的強項,
放對位置彼此互補,
勝過看到對方的弱項,
彼此要求互相折磨。